答案解析网免费版在线使用-2025趣找答案考不凡app

答案好帮手
www.dahbs.com

​北京市顺义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北京市顺义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高考的科目有英语、语文、数学、文综、理综等,是一次很好检验考生高三学生复习成果的考试,本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各科试题及答案解析,包括英语答案及试卷、语文答案及试卷、数学答案及试卷等。

image.png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近代中国第一次民族反思导向随后的戊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这都是侧重于从制度层面上学习西方,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第二次反思导向随后的新文化运动,这侧重于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中华传统文明,并对这种传统文明进行理性批判和反思,尤其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救亡路径所进行的艰辛的探索以及所取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可见,两次反思的显著差异在于新旧民主革命阶段不同的阶级领导下的不同救亡路径,C项正确;两次反思的领导阶级皆为资产阶级,近代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民主革命任务都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image.png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漫画国会请愿者想要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在中国确立君主立宪制,但清政府派出的出国考察宪政者却伸出挡箭牌,想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改革,表明清政府试图主导立宪进程,D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社会对清政府的支持程度,不能表明清政府已经陷入空前孤立的状态,此时立宪派还在支持清政府,排除A项;材料中反映了清廷想要改革,但想要主导改革进程,进而通过改革维护清廷专制统治,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当时国内改革的情况,没有反映政治形势的复杂,排除C项。故选D项。

北京市顺义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章来源于网络:答案解析网免费版在线使用 » ​北京市顺义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