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下学期3月摸底考试(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高考的科目有英语、语文、数学、文综、理综等,是一次很好检验考生高三学生复习成果的考试,本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各科试题及答案解析,包括英语答案及试卷、语文答案及试卷、数学答案及试卷等。
5. 宋神宗时,陈执中(仁宗时宰相)的儿子陈世儒之妻李氏杀其婆母,而陈世儒“知而不发”,时任监察御史里行的蔡确主张陈世儒应连坐。神宗说:“执中止一子,留以存祭祀如何?”蔡确说:“五刑之属三千,其罪莫于不孝,其可赦邪?”竟判处陈世儒及李氏极刑。这说明( )
A. 司法实践排除了伦理观念的影响 B. 监察制度日益完善
C. 皇帝的司法权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D. 君主专制制度弱化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宋神宗向蔡确提出给陈世儒留下性命“留以存祭祀”的建议,遭拒绝,说明皇帝的司法权受到一定程度限制,C项正确;“五刑之属三千,其罪莫于不孝,其可赦邪?”说明司法实践受到伦理观念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没有体现监察制度的完善,排除B项;宋代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D项表述错误。故选C项。
6. 明清时期,松江府朱泾镇附近四乡盛产棉花,居民又精于纺织,所产棉布闻名遐迩,这里“居民数千家,商贾辐辏”;苏州府的盛泽镇地处桑蚕之乡,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丝业重镇。这表明( )
A. 江浙地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 交通便利促进区域贸易发展
C. 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市镇兴盛 D. 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材料中的朱泾镇和盛泽镇都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市镇。根据材料朱泾镇“附近四乡盛产棉花,居民又精于纺织,所产棉布闻名遐迩”,盛泽镇“地处桑蚕之乡,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丝业重镇”,可知,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农产品商品化推动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市镇兴盛,C项正确;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A项;材料并没涉及交通便利的信息,排除B项;明清时期,封建政府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下学期3月摸底考试(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