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兰州市高三诊断考试 语文
高三历次考试关注度都比较高,参考价值较大,为更好地帮助2023-2024学年高三师生有效提升各学科备考复习效率,了解各科考点,小编在下文整理了高三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供大家对照参考!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三级阶梯式地理结构,孕育了中华民族向内凝聚的统一性和对外开放的包容性。
B.中原地带人多地少的生存困境,导致了以“地理依赖性”为特征的生产方式的形成。
C.“旋涡模式”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中国文明能够在不断发展中保持连续性的原因。
D.如果周人没有继承商人拥有的文化资源,就不太可能接续商人成为当时中国的领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向内凝聚、多元融为一体的特点,并且都认为农耕生活对这个特点的形成有深刻影响。
B.材料一以茶马互市为例,论述了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带不对外拓殖经济版图,而是在小农生产的条件下“高度内卷”的原因、结果和意义
C.材料二指出,农耕生活实践影响着中国思想演化的始发点,自汉代走向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又深刻影响了中国文明的形态与发展方向。
D.材料二认为,四方族群不断聚集于中原而逐鹿中原.使中原成为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旋涡,这一旋涡以向心运动带动历史中国不断生长扩大。
3.运用对比论证时,用作对比的事物必须有明确、统一的对比点。结合材料一的内容,下列选项与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内容,能构成对比论证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罗马人重视吸纳“四围之优秀力量”为己用,当它在扩张中遇到比自己更先进的希腊文明时,曾对希腊文化顶礼膜拜。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是因农业扩展到河谷地带,为解决农作物灌溉以及退潮后土地和水源再分配诸问题而产生的复杂社会组织。
C.西欧文明所在的地中海地区因地形破碎而生存空间狭小,自古希腊时代起就已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因而采取对外殖民的方式。
D.古希腊文明的地理范围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而干燥,不利于需要高热高湿的作物如水稻和薯类的生长,因此农业生产不是很发达。
4.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共同体模式是文明程度低的民族向文明程度高的民族不断聚合中形成的。
B.帝国模式是强者用武力向四周弱者的扩张,因缺乏包容性而带有侵略性。
C.共同体模式中,中心区域具有的坚实物质基础是让四周向其聚合的关键。
D.两种扩展模式均有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但主导者都是文明程度先进的一方。
5.构成“旋涡”向心力的“精神资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6分)
2024年兰州市高三诊断考试 语文